首页 博鱼(官方)综合体育app下载 -手机版APP下载 成功案例 网站建设 电商设计 新闻中心 联系博鱼综合体育
QQ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QQ联系
电话联系
手机联系

博鱼体育app下载写在南极长城站建站40周年前夕: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与科学传播之路

发布时间:2023-10-22 10:51
发布者:小编
浏览次数:

  来源标题:写在南极长城站建站40周年前夕: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与科学传播之路

  南极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陆地,人类对南极的探索早在1770年就已开始。1770年到177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率领“奋进号”和“冒险号”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南极洲的航行。1820年,俄罗斯著名航海家法杰伊冯别林斯高晋在航行中首次观测到南极大陆,证实了长期以来人们猜想地球最南端存在着大片陆地是线年美国海豹捕猎者约翰戴维斯经休斯湾登上南极大陆,从而标志着人类正式探索南极的开始。

  在人类首次踏上南极大陆的一百多年里,来自英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的探险家们纷纷来到南极,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征服这片布满冰雪的神秘大陆。在这些探险家中,最著名的就是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1911年到1912年,两位探险家开展了争夺“征服南极点第一人”的竞赛。他们几乎同时从南极大陆的边缘出发,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跋涉,于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先后到达南极点。最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赢得了这场竞赛,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队员由于恶劣天气和物资准备的不足,永远地留在了南极的冰雪当中。

  1911年12月14日,罗尔德阿蒙森成为首位到达南极点的人

  南极探险家们付出的巨大代价却给全人类对南极的科学探索换来了巨大的收获。1882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了以极地地球物理学为重点的首届“国际极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IPY1)”,邀请了12个国家的气象和地理学家,联合开展了13次北极科学考察和2次南极考察。首届国际极地年的举办,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步入了科学考察时代。

  此后,国际极地年每50年举办一次,于1932年开始的第二次国际极地年(IPY2)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总共40个国家参加。IPY2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极地气象、大气科学、地磁、极光和无线电学,研究地点集中于北极地区。在IPY2期间,参加国在北极共建立常年观测站40多个,考察期间发现的大气“急流”具有全球意义。

  第三次国际极地年(IPY3)于1957-1958年举办,它标志着南极现代科学考察时代的开始。IPY3由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发起,来自67个国家的8万名科学家参加,其中有12个国家在南极建立65个考察站。极地年期间首次观测到南极冰盖质量,首次发现环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诞生了SCAR,SCOR, WCRP等南极科学组织,签署了《南极条约》。

  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4,2007-2008)恰逢第一次国际极地年125周年。IPY4通过建立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综合基地科学考察计划,重点了解基地气候与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同时标志着极地考察进入现代高科技探索和研究的时代。

  由于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国际极地年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 “奥林匹克”盛会,它的连续举办不但极大的推动了南北极科学研究的发展,对认识地球系统变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促成了《南极条约》及其法律体系的诞生,博鱼体育避免了南极成为各国主权争议和军事占领之地,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极与中国的关系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2年,来自中国徽州的张逢铿前往美国留学,1958年他以中国籍科学家身份前往南极科考十五个月,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至今南极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张氏峰”。

  1980年,时任国家海洋局二所研究员的董兆乾受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张青松研究员一起踏上奔赴南极的征途,揭开中国南极考察的序幕。这次南极科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派遣科学家登上南极大陆,对开创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董兆乾、张青松和众多中国科学家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很快做出了建立南极考察站的决定。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都非常落后。但是在国家做出建立南极科考站的决定后,来自全国的参与单位和建站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克服了巨大困难甚至做出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祖国建成首个南极考察站的承诺。1985年1月20日,在全体队员紧张建设40多天后,中国南极长城站终于在南极乔治王岛顺利落成。长城站的建成标志着从此南极洲里有了中国的常年考察基地,她的建成标志着国际极地研究从此有了中国科研团队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南极国际治理上的线日,凭借南极长城站的建立,中国在第13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改变了此前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却在南极问题上没有发言权的窘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84年中国首支南极科考队出发至今已接近40年。在这些年里,中国已开展39次南极科学考察,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4个南极考察站,同时,第5个南极考察站也在加紧建设当中,有望在2024年南极科学考察40周年之际投入运行。

  为了深入研究南极,中国还建立了包括“雪龙号”和“雪龙2号”在内的极地考察船队,购置了可以提供南极内陆飞行服务的“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发射了遨游于太空的极地遥感卫星。“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平台让中国具备了多维度、多区域探索南极科学奥秘的手段和技术,使中国迈入南极科学探索的大国、强国行列。

  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遥远大陆对于公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从人类开始寻找南极大陆开始,对于南极的科学发现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线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趋突显,南极作为地球最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发挥的重要影响已被科学家所证实。至此,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已不仅仅限于科学界的范畴,日益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南极科学普及在发达国家中开展的很早,为了让公众支持南极探险和科研的巨大投入,英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传统极地强国针对南极科学普及的推动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各国政府行为,由国家政府或下设的极地管理与协调部门直接开展极地宣传,第二种是由国家政府或公立基金会以项目资助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普及。前者如澳大利亚南极局、英国南极局、瑞典极地秘书处,后者则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南极艺术家和作家计划、英国南极遗产信托机构等,这些政府组织或基金会都通过资金和政策资助的形式推动极地科学文化传播。

  除此之外,国际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极地科学文化传播当中,如国际极地保护协会(IPPA)、国际极地研究基金会(IPF)、国际极地年计划(IPY)、“极地工作者协会”等。这些国际组织通过举办公益展览、组织科学家讲座、开发中小学极地科学课程、组织资助教师和学生前往南极参加科学考察等方式,推动公众和青少年认知南极。

  例如,国际极地保护协会从2020年开始,每年资助大学生和中学生前往南北极参加科学考察,支持中小学地理、生物老师跟随科学家走进南北极,开展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推出特色极地科学课程和探究项目,推动极地科学STEM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极地科学传播最早始于2007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4)中国行动计划”, 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的“国际极地年中国科普活动”在上海开幕。作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极地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主题展”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科普馆”内首次对公众开放,之后展览在北京、上海、苏州、哈尔滨、大连、深圳等城市展出,现场观众超过100万人。同时,上海极地科普馆的建成使中国有了第一个极地专业科普场馆,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和华东地区极地科普事业的发展。

  除了极地科普场馆外,雪龙船作为中国南极考察的重要科研和运输平台,也是中国极地科学事业宣传的标志。在30多次南极科考的过程中,雪龙船先后访问过大连、青岛、泉州、厦门、深圳、香港、高雄,乃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不但吸引了当地大量市民登船参观,还引起了更多公众和青少年关注中国极地科学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极地大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组织青少年走进南极,探索南极也走进日常百姓,成为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独特方式。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野外科学考察”和“少年极先锋”等青少年极地科学考察项目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2000多名大中小学生参加,完成的科考报告和研究论文数百篇,获得的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奖项一百多项,为推动我国极地科学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组织青少年走进南北极的尝试,“少年极先锋”活动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讲到,“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看,教育过程存在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相互连接进而统一的内在培养规律,因此,极地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也要依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把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引伸为极地知识教育、极地情感培养、极地意识锻炼与极地行为素养,从而构成极地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野外科学考察”和“少年极先锋”等活动在举办过程中通过加入一系列的极地课程和多个科学领域的极地探究项目,鼓励青少年克服大洋航行和极地环境的挑战,让“知、情、意、行”体现在活动的方方面面,逐步摸索出极地科学素质教育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少年待灼,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南北极科研意义重大,是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那里时刻在影响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坚信,在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新时代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必将取得新的突破与更加辉煌的成就!同时我也相信,随着极地科学传播在青少年中的逐步开展和深入,定将为中国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南极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陆地,人类对南极的探索早在1770年就已开始。1770年到1774年,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资助下,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率领“奋进号”和“冒险号”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南极洲的航行。1820年,俄罗斯著名航海家法杰伊冯别林斯高晋在航行中首次观测到南极大陆,证实了长期以来人们猜想地球最南端存在着大片陆地是线年美国海豹捕猎者约翰戴维斯经休斯湾登上南极大陆,从而标志着人类正式探索南极的开始。

  在人类首次踏上南极大陆的一百多年里,来自英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国的探险家们纷纷来到南极,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毅力征服这片布满冰雪的神秘大陆。在这些探险家中,最著名的就是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1911年到1912年,两位探险家开展了争夺“征服南极点第一人”的竞赛。他们几乎同时从南极大陆的边缘出发,经过几个月的艰辛跋涉,于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先后到达南极点。最终挪威探险家阿蒙森赢得了这场竞赛,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和他的队员由于恶劣天气和物资准备的不足,永远地留在了南极的冰雪当中。

  1911年12月14日,罗尔德阿蒙森成为首位到达南极点的人

  南极探险家们付出的巨大代价却给全人类对南极的科学探索换来了巨大的收获。1882年,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了以极地地球物理学为重点的首届“国际极地年(International Polar Year, IPY1)”,邀请了12个国家的气象和地理学家,联合开展了13次北极科学考察和2次南极考察。首届国际极地年的举办,标志着极地考察从探险时代步入了科学考察时代。

  此后,国际极地年每50年举办一次,于1932年开始的第二次国际极地年(IPY2)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发起,总共40个国家参加。IPY2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极地气象、大气科学、地磁、极光和无线电学,研究地点集中于北极地区。在IPY2期间,参加国在北极共建立常年观测站40多个,考察期间发现的大气“急流”具有全球意义。

  第三次国际极地年(IPY3)于1957-1958年举办,它标志着南极现代科学考察时代的开始。IPY3由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联合发起,来自67个国家的8万名科学家参加,其中有12个国家在南极建立65个考察站。极地年期间首次观测到南极冰盖质量,首次发现环绕地球的范艾伦辐射带,诞生了SCAR,SCOR, WCRP等南极科学组织,签署了《南极条约》。

  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4,2007-2008)恰逢第一次国际极地年125周年。IPY4通过建立在国际合作基础上的综合基地科学考察计划,重点了解基地气候与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同时标志着极地考察进入现代高科技探索和研究的时代。

  由于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国际极地年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 “奥林匹克”盛会,它的连续举办不但极大的推动了南北极科学研究的发展,对认识地球系统变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促成了《南极条约》及其法律体系的诞生,避免了南极成为各国主权争议和军事占领之地,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了巨大贡献。

  南极与中国的关系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2年,来自中国徽州的张逢铿前往美国留学,1958年他以中国籍科学家身份前往南极科考十五个月,成为第一个登上南极的中国人,至今南极有以他姓氏命名的“张氏峰”。

  1980年,时任国家海洋局二所研究员的董兆乾受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与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的张青松研究员一起踏上奔赴南极的征途,揭开中国南极考察的序幕。这次南极科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派遣科学家登上南极大陆,对开创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董兆乾、张青松和众多中国科学家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很快做出了建立南极考察站的决定。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经济实力和科研能力都非常落后。但是在国家做出建立南极科考站的决定后,来自全国的参与单位和建站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克服了巨大困难甚至做出了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为祖国建成首个南极考察站的承诺。1985年1月20日,在全体队员紧张建设40多天后,中国南极长城站终于在南极乔治王岛顺利落成。长城站的建成标志着从此南极洲里有了中国的常年考察基地,她的建成标志着国际极地研究从此有了中国科研团队的贡献,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南极国际治理上的线日,凭借南极长城站的建立,中国在第13届“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上正式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改变了此前中国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却在南极问题上没有发言权的窘境。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84年中国首支南极科考队出发至今已接近40年。在这些年里,中国已开展39次南极科学考察,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4个南极考察站,同时,第5个南极考察站也在加紧建设当中,有望在2024年南极科学考察40周年之际投入运行。

  为了深入研究南极,中国还建立了包括“雪龙号”和“雪龙2号”在内的极地考察船队,购置了可以提供南极内陆飞行服务的“雪鹰601”固定翼飞机,发射了遨游于太空的极地遥感卫星。“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平台让中国具备了多维度、多区域探索南极科学奥秘的手段和技术,使中国迈入南极科学探索的大国、强国行列。

  南极,这片被冰雪覆盖的遥远大陆对于公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从人类开始寻找南极大陆开始,对于南极的科学发现就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线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日趋突显,南极作为地球最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发挥的重要影响已被科学家所证实。至此,对南极的科学研究和探索已不仅仅限于科学界的范畴,日益成为公众共同关注的话题。

  南极科学普及在发达国家中开展的很早,为了让公众支持南极探险和科研的巨大投入,英国、美国、挪威、澳大利亚等传统极地强国针对南极科学普及的推动可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各国政府行为,由国家政府或下设的极地管理与协调部门直接开展极地宣传,第二种是由国家政府或公立基金会以项目资助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普及。前者如澳大利亚南极局、英国南极局、瑞典极地秘书处,后者则有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南极艺术家和作家计划、英国南极遗产信托机构等,这些政府组织或基金会都通过资金和政策资助的形式推动极地科学文化传播。

  除此之外,国际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到极地科学文化传播当中,如国际极地保护协会(IPPA)、国际极地研究基金会(IPF)、国际极地年计划(IPY)、“极地工作者协会”等。这些国际组织通过举办公益展览、组织科学家讲座、开发中小学极地科学课程、组织资助教师和学生前往南极参加科学考察等方式,推动公众和青少年认知南极。

  例如,国际极地保护协会从2020年开始,每年资助大学生和中学生前往南北极参加科学考察,支持中小学地理、生物老师跟随科学家走进南北极,开展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推出特色极地科学课程和探究项目,推动极地科学STEM教育的发展。

  中国的极地科学传播最早始于2007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IPY4)中国行动计划”, 由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组织的“国际极地年中国科普活动”在上海开幕。作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极地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主题展”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科普馆”内首次对公众开放,之后展览在北京、上海、苏州、哈尔滨、大连、深圳等城市展出,现场观众超过100万人。同时,上海极地科普馆的建成使中国有了第一个极地专业科普场馆,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和华东地区极地科普事业的发展。

  除了极地科普场馆外,雪龙船作为中国南极考察的重要科研和运输平台,也是中国极地科学事业宣传的标志。在30多次南极科考的过程中,雪龙船先后访问过大连、青岛、泉州、厦门、深圳、香港、高雄,乃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不但吸引了当地大量市民登船参观,还引起了更多公众和青少年关注中国极地科学事业,成为名副其实的“极地大使”。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组织青少年走进南极,探索南极也走进日常百姓,成为科学素质教育的一个独特方式。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野外科学考察”和“少年极先锋”等青少年极地科学考察项目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以及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的2000多名大中小学生参加,完成的科考报告和研究论文数百篇,获得的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奖项一百多项,为推动我国极地科学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于组织青少年走进南北极的尝试,“少年极先锋”活动的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讲到,“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看,教育过程存在由知、情、意、行四要素相互连接进而统一的内在培养规律,因此,极地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也要依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过程中把知、情、意、行四个要素引伸为极地知识教育、极地情感培养、极地意识锻炼与极地行为素养,从而构成极地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野外科学考察”和“少年极先锋”等活动在举办过程中通过加入一系列的极地课程和多个科学领域的极地探究项目,鼓励青少年克服大洋航行和极地环境的挑战,让“知、情、意、行”体现在活动的方方面面,逐步摸索出极地科学素质教育的创新方法和路径。

  少年待灼,履践致远,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南北极科研意义重大,是探索人类文明的重要窗口,那里时刻在影响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坚信,在全体社会的共同努力之下,新时代中国极地科考事业必将取得新的突破与更加辉煌的成就!同时我也相信,随着极地科学传播在青少年中的逐步开展和深入,定将为中国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圭亚那公共工程部部长德奥达特·因达尔:“一带一路”包含圭亚那发展需要的重要领域